1.志刚学习成绩下降,老师增加了他的作业量,志刚不开心。老师应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2.当老师告诉学生“圆”字读“yuan”,“疲”字读“pi”,“躯”字读“qu”后,再接下来“栉”字的读音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读“jie”。这体现了( )的影响。
A.思维定势
B.酝酿效应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3.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这是知觉(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4.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信息的编码不同,以语义编码为主的是(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5.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伴随喜爱刺激的消失,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有两种形式:(1)呈现性惩罚(也叫正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惩罚。(2)移除性(取消性)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移去某一刺激,以抑制或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这两种形式的惩罚,其结果都是导致受惩的行为减少。题干中是呈现厌恶刺激(增加作业量)来降低行为出现次数(成绩下降),所以属于正惩罚。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题目中学生后面之所以那样回答,是因为前面已经形成了念半边字的倾向,属于思维定势。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指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分类。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语义编码是意义编码的形式之一,也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瞬时记忆编码方式图像信息和声像信息;短时记忆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常用的复述策略主要有:(1)排除相互干扰;(2)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3)利用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采用多种形式复习;(6)适当的过度学习;(7)画线。故本题选B。